清晨五点半,天还没亮透,老李已经坐在无人机操作台上。他手里捏着遥控器,心里直打鼓。这台无人机是他去年花光所有积蓄买的,现在就指望它帮自家葡萄园增收了。可这玩意儿到底该怎么用啊?难道真像村里传说的那样简单?

无人机采葡萄到底是怎么回事?

老李蹲在葡萄架下,看着无人机悬在空中。这台机器不大,黑乎乎的像只大蜻蜓,四个旋翼嗡嗡转着,把清晨的露水搅得飞溅。他想起镇上那个无人机培训班的张师傅说过,这东西能自动识别成熟葡萄,还能规划最优采摘路线。可老李心里犯嘀咕,这葡萄长在架子上,机器怎么知道哪个熟了哪个没熟呢?

张师傅教过他一个诀窍。在无人机飞盘上装个红外摄像头,葡萄含糖量高的地方温度会略低,机器就能通过热成像图把熟透的葡萄挑出来。老李试着调了半天,终于让屏幕上出现了彩色的温度图。果然,那些紫得发亮的葡萄区域,在热成像图上变成了最亮的红色。

无人机采葡萄需要哪些准备?

第二天,老李请了三个帮手。大儿子负责修枝,二儿子负责装筐,他自己则守着无人机。葡萄园里,三个男人忙碌不停。老李不时抬头看天上那台无人机,心里七上八下的。

无人机升空后,老李发现它比想象中要稳当。遥控器上的按钮不多,一个前进后退,一个加速减速,还有一个自动采摘键。张师傅说,这种小型农业无人机一次能装三斤葡萄,时速两公里,一个亩产两千斤的葡萄园,两小时就能搞定。老李半信半疑,因为他在旁边已经看到无人机把不少青葡萄也打下来了。

果然,飞了半小时,帮手们就喊累了。原来无人机虽然能识别成熟葡萄,但架子上葡萄挤在一起,它根本分不清。老李赶紧让儿子们跟着无人机走,哪里挂得密就手动调整一下镜头角度。这样一来,效率倒是提上来了,但损失也在增加。

无人机采葡萄要注意什么?

中午时分,老李累得腰都直不起来了。他坐在葡萄架下,看着无人机在头顶盘旋。这台机器确实不错,能飞到人够不着的地方,还能避免踩坏葡萄。但老李突然意识到,自己根本没学明白怎么用这个玩意儿。

张师傅最后教他的秘诀是:提前给每串葡萄编号。用手机APP拍下葡萄架的照片,然后在照片上标记每串葡萄的位置。这样无人机就能按照预设路线飞行,采完一串再采下一串。老李这才明白,原来用无人机采葡萄,关键不在于机器有多智能,而在于人有没有做好准备工作。

下午三点,葡萄采收工作终于完成。老李看着满筐的葡萄,心里五味杂陈。无人机确实提高了效率,但人工采摘的葡萄明显更干净。他想起村里老王的话:科技再好,也代替不了人手。老李突然笑了,看来自己还是太心急了。

无人机采葡萄的未来怎么样?

夕阳西下,老李站在葡萄架边,看着无人机慢慢降落。这台机器明天还要用,他得赶紧学会怎么维护。他发现,无人机采葡萄就像学一门新活计,刚开始手忙脚乱,慢慢就顺了。

老李想起张师傅最后说的话:现在农业无人机还不太智能,但以后会越来越聪明。说不定十年后,农民只需要按个按钮,无人机就能自动完成从修剪到采摘的全过程。到那时,农民兄弟们是不是就能省下不少力气?

老李摇摇头,心里却充满希望。科技终究是为人服务的,关键看咱们怎么用。明天天不亮,他还要坐到无人机操作台前。这次,他准备先给葡萄编号,再开始采摘。毕竟,黎明觉醒后的第一课,得慢慢学。

文章发布:2025-06-18

本文链接: http://paolosglutenfree.com/post/2566.html